我手指处正是新中国上海市第一任市长陈毅元帅在外滩的塑像(同事小柱拍摄) 沿着南京路径直向东,尽头便是上海闻名于世界的外滩。它背倚着由罗马式、中西合壁式等52幢造型严谨、风格迥异的古典复兴大楼所组成的 “万国建筑博览群”;面对开阔的母亲河——黄浦江以及对岸浦东的东方明珠、金茂大厦等地标景观。时值中午,烈日当空,阳光响亮得刺眼;极目远眺,瓦蓝的天幕上,大座或小座的云山醒目地移动着。
黄浦江两岸古典与现代的建筑,在蓝天白云下,显得格外地壮观、华贵。此时我独断:如若想欣赏造型各异的中外建筑群,上海的外滩当属首选。太阳愈发浓烈的热情与来来往往的人流不减的兴致,让外滩处于一种沸腾的状态。无数个花伞在外滩上组成了一条彩色的河流。
不停地拍照者比比皆是。我当然是其中的一员,为了留下外滩妙美的景象,不惜汗流浃背,不时地挪动着沉重的脚步,举着手机这拍拍、那照照,很是卖力气。
新中国上海市第一任市长陈毅元帅的铜铸塑像,立在了外滩的中部这个显著的位置,其深刻的寓意自然不必说。可是,相对于整个外滩的风光和建筑,这尊铜像无论是高度还是颜色都不是很醒目,如果换成了汉白玉,也许那效果就完全不一样了。正在我边拍边想的空当,就在离陈毅元帅铜像前方不远处的江岸护栏边,聚集了一大群的人。发生了什么事儿了?我赶紧跑了过去,往人群里挤。
听旁边的游客说,有一个年近八旬的老者,不知何故,顺着护栏跳进了江里。八旬老者?那岂不危险?我着实为这老人的冒险行为捏了一把汗。这时,我看见身边几个穿着保安制服的人拿着对讲机不停地呼叫着什么,一个保安的手里还拿着拴着长绳子的救生圈,隐约听他说,投江的老者拒绝救援,抛下的救生圈,被推了出去。正在这时,一艘快艇从黄浦江的南边疾驶过来;然后调转船头,向西边的江堤靠近,可是由于黄浦江通江接海,受到潮汐影响,平均每天两次有明显的涨潮和退潮现象。
此时正处于退潮时段,快艇几次努力也无法靠近江堤处。无奈,两名警察只好将船上拴着绳子的求生圈向投江的老者扔了过去,估计是求生圈重量的原因,当然,是不是老者依然拒绝救援的原因,就不得而知了。反正,扔出去的求生圈“无功而返”。船头站着的四个警察在紧急商量后,一个头发谢顶的警察穿上救生衣、带着救生圈跳入江水中,向靠在江堤的老者游去,不一会儿,又看到一名警察也跳入水中,游了过去。
至于警察是利用什么办法把救生衣和救生圈套在老者的身上,这没法亲眼目睹了,因为江岸的护栏是呈弓形的,即使头伸出去也无法看到下面情况,况且,出事的地段已经挤满了游人。那时候,我恨不得自己是一只长颈鹿。就在我想那老者现在是一种什么状况时,两个警察架着穿着救生衣、套着救生圈的老者出现在我的视线中。感觉体态偏胖的老者是被“绑架”的,连拖带拽地被警察架着游到了船边。
之后便是水中的俩警察费劲向上推着,船上的俩警察用力向上拉着,最后将这“顽固”的老者弄上了船,我终于松了一口气。就在水中的俩警察正往船上爬的过程中,那位已经安全脱险的老者,竟然从船的窗口探出头看着俩警察怎样上船。这一细节也被我的手机“捕捉”到了。
快艇很快地驶离了,拥挤的人群逐渐散开,不少游客在长出了一口气后,不仅长吁短叹起来:“是儿女不孝顺吧。”、“是被城管欺负了吧。”、“是告状没有结果吧”…… 夹在散去的人流中,听着人们这些议论,我也在想那老者跳江并且拒绝救援的原因,无数种猜测,肯定了又否定,否定了又肯定。想想,现实中的不少人因为久拖不决的问题或者由于不公正的解决问题,多采用一些极端的方式,如跳楼、挟持人质等等手段,多半是想引起公众的注意和相关部门的重视。
不知道这位老者是处于什么原因,在这个闻名于世、游人如织的上海外滩,采用了投江这种方式,来引起中外游客的注意。尽管,我并不欣赏这种极端的方式,这的确也与壮美的外滩景象极不协调;但是,我又不得不承认老者很聪明,选择了外滩这样举世瞩目的地方投江,让你不注意都不行。外滩,在极其开阔的视野中,依然人流不断,蓝天、白云、高楼大厦构成一幅幅亮丽、壮观的画面;一次外滩之行,我的手机镜头记录下了一些极具观赏力的风光,那些有亮度的景象;我的心中也记住了这一场有惊无险的偶遇,尽管,它让我的眼神黯然了一下…… 1、浦东远眺(手机拍摄) 2、外滩风光(手机拍摄) 3、远观黄浦江(手机拍摄) 4、由于退潮,巡逻艇几次靠近无果,于是警察选择将救生圈甩给老者(手机拍摄) 5、甩过去的救生圈又回来了(手机拍摄) 6、一警察治好带着求生圈向老者游去 7、 两警察架着老者像巡逻艇游去(手机拍摄) 8、 三人靠近了巡逻艇(手机拍摄) 9、救险结束,老者探出脑袋看警察上船(手机拍摄)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: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!!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